返回首页
PE/VCCURRENT AFFAIRS
PE/VC / 正文
共享单车行业背后资本的进与退

  从风靡一时到逐步降温,共享单车行业目前已偃旗息鼓还是战火重燃?

  一方面,共享单车近一两年的“彩虹大战”一度呈现白热化,可是资本热捧过后,市场的末位淘汰来的如此之快,共享单车企业隔三差五被爆出洗牌重组退出;另一方面,当共享单车的热潮退去之后,哈罗单车获得最新一轮20亿元融资,又给共享单车行业增添了新的变数。

  资本退位的尴尬

  从悟空单车到酷奇单车再到小鸣单车,2017年下半年至今,中小型共享单车企业陆续退场,头部玩家也做了“卖身”、“站队”的选择。

  今年5月18日,广东消委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小鸣单车的经营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骑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根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押金未能退还的消费者是对悦骑公司享有债权的债权人,可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进行债权申报。

  而缺少了资金支持,头部玩家的日子也不好过。4月初,美团与摩拜联合宣布,已经签署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协议,作价27亿美元。交易完成后,摩拜单车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

  另一家第一梯队的企业——ofo小黄车近期则被负面消息缠身。有媒体报道,ofo小黄车面临资金链紧张、大规模裁员等困境,对此,ofo予以否认,并回应称“这种报道不负责任”。

  想要独立发展的ofo小黄车迟迟没有迎来新一轮融资。而缺少资本的持续注入,也是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掣肘。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下,共享单车是一个“烧钱的游戏”,融资匮乏使得企业进退维谷。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说,ofo想要独立运营,恐怕只是“美好的愿望”,而这也是导致自身处于困境的重要原因。“在行业寡头形成的情况下,想要独立发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一种理想。美团、今日头条都想独立发展,但是最后不得不依附于大树,ofo也不会成为例外。”李易说,“现在来看,ofo的处境比较难受,因为它想要独立发展,然而它很难达成独立发展。”

  分析人士表示,难以维系的补贴、单车的高损坏率、极高的运输调度和维护成本,对应的是低单价的收入,这使得共享单车从最初想象中的互联网轻商业模式成为一个重资产运营的行业。

  行业新格局的“三国杀”

  共享单车诞生3年多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15年初入市场,探索共享经济新业态;2016年元年开启,单车市场百花齐放;2017年行业供需两端持续扩张。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6年,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品牌多达30余家。覆盖城市广,从北京、上海、深圳向全国一、二线城市迅速蔓延。2016年披露融资的车企达11家,入局资本超30家,下半年行业总融资超30亿元。2016年,领先企业如摩拜、ofo,融资均超过10亿元人民币,占行业总融资额的80%。

  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分化显现。一方面,共享单车企业数量、单车投放城市和数量迅速扩张,全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行业洗牌重组,确立摩拜、ofo两大车企双寡头竞争格局。部分单车企业倒闭,二、三梯队车企转战三、四线城市。不过,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从行业格局看,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共享单车用户总量达2.2亿,投放量方面,ofo和摩拜二者共占市场总量的78.3%,一、二线城市供需已经饱和。

  经过2017年的整合退出,2018年共享单车格局逐渐走向巨头消耗战。不过,仍有企业获得增资。

  6月1日,永安行发布公告称,参股公司低碳科技获得20.60亿元增资,其中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增资18.93亿元,上海云鑫对低碳科技的持股比例将从27.6%升至36.7%,继续为第一大股东;永安行的持股比例将从10.2%降至8.9%,为第二大股东,低碳科技的整体估值不低于14.68亿美元。

  去年10月,永安行低碳科技与哈罗单车合并,为共享单车领域第一个并购案。自与永安行低碳科技合并以来,哈罗单车融资进程和规模不断推进。2017年12月,哈罗单车宣布完成D1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富士达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

  分析人士表示,获得蚂蚁金服支持的哈罗单车,迅速在ofo与摩拜的胶着竞争中突围而出,预计将共享单车的双寡头竞争格局改写为三足鼎立。

  进退维谷时需要冷静思考

  毕竟资本具有逐利性。缺少资本的持续注入,盈利模式不清是共享单车行业发展面临的痛点。

  ofo小黄车创始人兼CEO戴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们非常感谢资本,因为资本助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创业者跟投资人需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前期共享单车快速扩张、用户无序停放带来了城市管理的挑战。共享单车企业在大批量、集中投放的同时,线下运维管理却未及时跟进,用户随意停放,共享单车堵路、占地等问题日渐突出。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这需要因城施策,增加共享单车停车位,推进“共享单车监管平台”上线应用;聚焦重点区域,着力构建多方协同管理模式;制定单车停放负面清单,汇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乱停放治理,引导共享单车企业从前期集中投放转移到后期运营维护。

  不过,也有分析预测,共享单车市场前景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2018-2023年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18年国内共享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178.2亿元,增速达73.3%。到2020年,国内共享自行车市场规模或将突破300亿元。

  进退维谷的共享单车企业是否真能享受到出行行业红利?就目前行业格局来看,行业发展须回归到理性竞争,企业如何做好精细化运营是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思考。

责任编辑:韩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