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金融家CURRENT AFFAIRS
中国金融家 / 正文
67亿张银联卡改变国人生活

  67亿张,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截至2017年末银联卡全球发卡的大致数量。这一年,全球人口是75亿人。

  “2017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93.9万亿元,占全球银行卡清算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5月22日,中国银联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去年末,银联卡全球发行累计超过66.9亿张,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68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近5000万家商户和近260万台ATM,用卡增值服务不断丰富。

  报告显示,境内非接受理环境显著改善,不仅促进了银联手机闪付、银联IC卡闪付等基于NFC技术的支付产品迅速应用,而且推动了小额免密免签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联二维码支付在功能支持上不断丰富、在行业适用范围上不断扩展,并已在境外多国实现受理。

  作为国内银行卡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权威报告,这份报告中透露出了哪些亮点?

银联云闪付二维码等创新产品亮相世界移动大会(上海)

  亮点一:以银行卡为基础的支付产业平稳增长

  十六载春华秋实,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多、业务产品的创新,银行卡产业的范围不断扩展延伸,在场景端和消费者端已呈现为多形态的移动支付。

  报告指出,2017年,在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和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以银行卡为基础的支付产业继续稳步发展,移动互联网新的支付产品、新的使用场景、新的合作关系不断出现,新技术与支付的融合加速渗透至商业和生活各领域,自主支付技术发展与标准国际合作不断取得突破。同时,行业监管规范趋严,市场竞争程度加剧,支付体系制度建设加快推进。

  展望2018年,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加强落实将为产业发展创造更为规范有序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产业各方对新兴支付技术的持续探索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的业务及合作模式。

  亮点二:多元账户合作与“云闪付”促共赢发展

  2017年,个人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分类监管政策的落地实施及优化改进,进一步支持和促进了持有支付业务牌照的互联网公司、商业银行及卡组织之间开展账户端创新合作。互联网公司与商业银行在账户端实现对接,进而通过卡组织网络扩大交易受理范围。通过此类合作,互联网公司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支付服务;商业银行II、III类账户的吸引力增大,获客能力增强;卡组织为创新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平台价值愈发凸显,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之间重要的合作连接点。

  另外,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统一APP“云闪付”,对促进移动互联网获客、移动互联网交易增长,以及线上、线下各类支付场景的拓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亮点三:规范发展与顶层设计助行稳致远

  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基调下,2017年监管机构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动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开放、支付市场管理与规范、创新业务监管等方面的文件,带动产业合规监管持续升级。

  报告显示,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正式成立,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始断开与商业银行直连交易,逐步退出清算领域,回归支付业务本源。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主要面向普通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经营这些主体账户之间的支付业务,中国银联、网联、城商银、农信银等清算机构在各自领域对支付交易进行清算,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处理跨机构资金结算,基本形成了“角色清晰、分工明确、风险可控、安全高效”的国内支付产业体系。支付产业正逐步走上分类明确、各方回归本位的健康发展轨道。

  2018年,监管机构在促进产业创新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的监管。其中非银行支付机构将回归小额、快捷、便民支付的业务本质,围绕丰富支付场景、便利金融服务和提升客户体验来开展业务。同时监管部门将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未来,支付的安全和效率、创新与规范将实现更好的平衡,监管标准一致性的原则将得到更好贯彻,市场秩序和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亮点四:金融科技推动支付业态升级

  支付产业是对新技术吸引力最大、应用最及时的领域之一。报告显示,2017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在支付领域逐步应用,对支付业态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大众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安全,为商家带来了效率和价值提升。

  报告显示,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支付场景将进一步实现拓展,各地交通、教育、医疗、通讯、水电、社保、政务等民生领域电子支付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账户分类管理背景下,银行II/III类账户、非银机构支付账户之间的合作更为深入,面向用户的金融服务、增值服务更为多元化;移动APP端联网通用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云闪付”统一APP将集线上线下全产业、全生态支付工具为一体,汇聚业界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越的使用体验。同时,国内产业各方将继续对新技术、新业务和新模式进行探索,推动芯片、大数据、平台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生物识别等技术在不同支付环节的渗透和应用,尝试以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实现对不同支付需求人群的全覆盖。

  亮点五:国产芯片和金融技术标准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

  2017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产芯片和国产密码算法应用进一步推进并取得显著应用效果。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加大力度推动电子认证、网上银行、金融IC卡及移动支付等重要系统的国密算法应用实施,已基本实现国密算法IC卡的规模化应用。截至2017年末,金融领域已发放使用商用密码的金融IC卡1.8亿张,构建了以商用密码为支撑的信息系统;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累计共完成国产密码算法改POS终端约476万台,ATM终端约57万台。

  同时,我国金融技术标准的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一方面,以银联标准为基础,建成了老挝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泰国转接网络TPN,银联与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塞尔维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共识,协助其建设本地转接网络;银联标准成为亚洲支付联盟的芯片卡标准,并授权新加坡、韩国等七国的主流转接网络使用。另一方面,银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发挥影响力,以银联标准为蓝本,牵头编制并发布EMVCo(国际芯片卡及支付技术标准组织)二维码支付标准,并推动该标准成为泰国中央银行推荐标准。

  报告指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仪的指引下,国内支付产业各方将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电子支付服务,积极发挥技术特长和业务拓展经验,通过联合实施支付标准、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联合“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支付产业“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韩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