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金融博物馆CURRENT AFFAIRS
金融博物馆 / 正文
发掘金融之美

  踏进银行博物馆的外资银行展厅,仿佛进入时光机,顿时置身于昔日上海滩繁华的情境当中。展厅中央陈设着一座铜雕的汇丰银行大楼模型,天花板复制了汇丰银行的穹顶壁画,环绕穹顶中心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组图景:自由女神等8位天神分列其中,他们身后各自以汇丰银行的8个分行建筑作为背景——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曼谷、东京和加尔各答。遍布世界的分支机构表明汇丰银行不只是一家英国银行,而上海也超越国界,具有无可争议的国际大都市的地位。

  在当年以远东金融中心闻名的上海,汇丰银行是众多金融机构中的典型代表。自1843年开埠之后,上海的贸易和金融业在国内外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今昔,上海都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以追踪及发掘中国金融发展历程为使命的银行博物馆,如今已经走过16个年头。今年年初,博物馆迁址复兴中路新馆,展厅面积扩大到3800平方米,公开展品计有5000余件,这标志着博物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从文化寻根开始

  博物馆成立的契机,源于原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的一段经历。1998年,时任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姜建清在参观英格兰银行博物馆时,见到博物馆的中央天井栽种着一棵中国桑树,原来世界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其制作材料正是桑树叶,英格兰银行博物馆以这种方式纪念这段金融历史。通过对欧美先进银行的多次考察,看到西方金融企业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他感触颇深。

  身处具有近160年银行发展历史的上海,面对的金融历史文化资源同样丰富厚重。在中国银行业开始飞速发展的时刻,如何加强对历史文物的整理、保护和传承是亟需重视的课题,如果不将对历史文物的深入研究纳入金融文化的完整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失的文物和资料或将再难寻到,这样的损失无法估量和弥补。为此,他以一个银行家的眼光、智慧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建立银行博物馆的设想。

  1998年6月,银行博物馆开始筹办。他们首先发起了一项名为“银行文化寻根”的活动,开始抢救和搜集上海金融文化遗产。这项活动得到的热烈反响出乎意料,许多退休老员工捐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银行物品,还不断提供各种线索,筹建组成员更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韧性,开始了漫长的文化寻根之旅。

  一个小插曲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和及时。筹建组接到过一个电话,工商银行下属的一家支行正在搬迁清场,请筹建组派人前去查看。工作人员从杂物堆里找到一个布袋,里面装有97枚雕刻精细的牛角图章,分别是民国时期的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以及一些钱庄、当铺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公章,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一发现令筹建组欣喜无比,他们愈加意识到正在从事的不是一项普通的文化工作,而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

  关于文物搜集的标准,他们确定首要的是史料和文化价值。古老的孤品、绝品固然重要,那些年代虽不久远却体现了金融历史发展脉络的器具同样不能忽视。因此,他们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银行业务单据凭证以及六七十年代的操作机具纳入“准文物”范围,形成了一个更加丰富、更具动态的文物收藏和保护体系。

  2000年4月9日,银行博物馆正式开馆。最初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陈列展品3000余件,在十多年间,经过扩建、调整和迁址,目前的博物馆无论从展览面积还是展览品种都成倍增加,接待能力更是不断增强。从当初具有较为浓厚的专业色彩,发展为如今广泛吸引社会公众参观学习的博物馆,银行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文化传播的一个突出亮点。

  金融之美如何呈现

  说起金融,人们总是联想到它的利益属性,它的计算、博弈和功利。让人又爱又恨的金钱,似乎无法与美发生直接关联。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中提出“金融之美”这一概念,他认为金融之美首先在于它体现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进步与变化,以及在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反对那种简单粗暴地割裂两者关系的两分法,希望为金融正名。

  在银行博物馆,金融之美并不抽象,而体现为一种直观感受。无论是展厅布置还是藏品展示,无一不显现出岁月积淀之美,形式和谐之美。

  博物馆的展厅中有一处别具特色的设计,被命名为“凭海临风”,采用全景画和动态投影,再现了当年黄浦江繁盛的贸易场景:外国商轮和中国的商船来来往往,码头工人忙着扛运货物,钱庄门前招幌摇动,谈生意的人络绎不绝。潮汐涌动,从日出到日落,这一派热闹的景象不断循环往复。对于“寸土寸金”的展览空间而言,拿出这么大一处独立空间做模拟情境,不放任何展品,是不是有些浪费?博物馆认为,现今的展览不能再用简单、呆板的陈列形式,而是应当充分考虑观众感受。既通过“分类式”展现藏品的数量和广度,又以“主题式”串联起相关的知识、历史和故事,没有比身临其境之感更能引发共鸣的了,对于观赏之物的深刻印象也由此产生。

  上海的外滩荟萃着“万国建筑”,其中相当多的为金融机构所有。汇丰银行是其中之一,其新古典主义风格早已是建筑设计的典范。银行博物馆借由微观的建筑内外部设计,让参观者获得美的感受。建筑模型的两个立面分别卧着著名的铜狮:张口的“史蒂芬”和闭口的“施迪”,象征着财源滚滚而入并且得以积聚。另一面还有一个水晶狮子模型,则由汇丰集团董事局主席庞约翰赠予原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这个联结今昔的狮子雕像,同样象征了中国金融业不断革新、开放和发展的方向。

  在周围的展柜里陈列着其他著名银行建筑照片、历史和相关器物,比如美国花旗银行、友邦银行,英国丽如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华俄道胜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等,其中花旗银行的铜招牌成为重要展品。除了展览,他们还出版了由著名摄影家尔冬强所著的《凝固的乐章——中国银行老建筑》,通过摄影作品和史料,将同样具有美学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完整地介绍给观众和读者。这样逼真的展览场景在博物馆随处可见。比如按照1∶1比例复现的钱庄、当铺、中国银行总经理办公室内景,老金库结构场景以及第一个中国人民银行网点的模拟建筑等。

  银行博物馆各类文物展示,在功能和造型设计方面同样令人称叹。以钱庄防伪章为例,早年的防伪工艺不如今天发达,但是钱商和匠人也颇具智慧,银行博物馆珍藏的防伪章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一枚“郑家集杨德兴号”印章,质地为牛角,章面刻有《朱子家训》全文共522字,每个字仅有半粒米大小,文字当中随处可见格言警句,如“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外框饰有八仙人物图像,为防止仿冒,钱庄印章定期更换,这枚印章也因作废而被切去一角。这种兼具防伪、装饰和人文教化功能的印章,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博物馆将印章、拓片、钱庄的背景知识等作为一个主题展区,工作人员会启发参观者观察防伪章设计的巧妙之处,结合坊间的传奇故事进行生动讲解,使得参观过程极富趣味性。

  银行博物馆出品的著作中,《岁月撷珍——银行博物馆精品鉴赏集》获誉2013年“中国最美的书”,荣获2013年美国金墨奖金奖,2014年上海印刷大奖金奖。他们还邀请著名国画画家创作金融历史人物画,并于2000年4月会同上海美术家协会和上海中国画院举办了“百年金融,水墨延伸——2000中国画人物画邀请展”。2011年,上海美术馆和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了《金融奇葩——银行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北京巡展。这些书画展是金融与艺术的合作,也是对金融之美的很好诠释。

  博物馆是一个生命体

  银行博物馆在建馆之初就确定了“展、编、研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将博物馆视为一个生命体,它在历史文化的母体里不断孕育生命结晶,因而始终处于一种生机勃发的状态。就展览而言,他们并不局限于本馆,而是通过联合策展的方式,积极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

  2007年11月,银行博物馆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合作举办了“从钱庄到现代银行”主题展。经过一年精心筹备,从馆藏近3万件藏品中选择的340件精品亮相香港历史博物馆。除了实物、图片和文字外,展览还设置了互动游戏、视频播放和盖章留念等环节,增进了与观众的交流。这次展览借来原汇丰银行上海分行门口的闭口铜狮“施迪”,这座重达1.8吨的铜像正是汇丰银行门口铜狮的母本,也是港币上狮子图案的原型,这是铜狮尘封30多年后第一次出境公开展出,其视觉冲击力可想而知。许多香港市民来到展览现场参观,累计参观者达13万多人次。原定于2008年3月中旬结束的展览,应港方邀请延展到6月底。展览期间设立的学术论坛邀请内地和香港的著名金融史研究专家作了多场主题讲座,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沪港两地媒体对展览和论坛进行了持续报道。

  香港展的成功引来更多合作意向。2012年11月,银行博物馆与台湾国父纪念馆举办了“汇通天下——从钱庄到现代银行”展。这次展览展出了6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各大银行的货币、票据、文档资料等平面类文物以及银行存折、器具、徽章和礼品等立体类文物。展览前言《钱,不止是钱》中提到,现代展览突出的是其“审美、教育、戏剧性和连接性”属性,因此,“让观众沿着故事线参观,去发现主题与展品的相对关系”是达成展览目标的最佳方式。这些综合立体的项目设计吸引了很多观众,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参观人数多达5万余人。

  银行博物馆认为,仅仅依靠展出藏品是不够的,如何挖掘藏品的史料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才是提升博物馆品质的关键。在这16年间,他们出版了四个系列研究丛书,包括学术系列、老银行系列、展览系列和藏品系列。学术系列当中值得一提的是《近代中国银行业机构人名大词典》,全书100多万字,从清末钱庄、票号、银号等早期银行机构到近现代在华设立的中外资银行和人物机构共约1万条,是中国银行业第一部最为系统和完整的机构及任务专业工具书。

  老银行系列陆续出版了《凝固的乐章——银行老建筑》、《银行老照片》、《银行老股票》、《银行老存单》等,从浩瀚的史料中打捞和整理那些几近湮没的珍品,为金融史研究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展览系列则追随重要展览的脚步,及时把展览的展品、研讨文章和展览过程及时全面地呈现出来,形成了另一种档案资料,犹如大树层层拔节生长,这也是博物馆动态型发展的途径。他们还充分运用自媒体开展品牌宣传,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向公众介绍金融历史和收藏珍品。馆际合作和公益行动更是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博物馆的文化品格。

  历史通过人而存在和传承,也应是活的历史。银行博物馆从2010年9月起开始实施“口述历史计划”,通过采访银行老员工,将他们宝贵的经历与经验汇集起来,为金融史留存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这些专访通过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刊物《行家》和博物馆专刊《银行博物》陆续发表,他们亲切地称之为银行“老克勒”计划。老克勒们不但在工作上勤勉和富于专业精神,在生活中也充满情趣。他们做事精益求精,待人豁达宽厚,而历经岁月砥砺更具人生智慧。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和“贵族气质”,对于银行后生们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上海市银行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试点单位,通过对文物之美和藏品内涵的深度发掘,更多金融文化的衍生产品将走进大众日常生活。对博物馆来说,保持自我更新的态势、让金融之美浸润人心始终是发展方向,也是不断要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责任编辑:虫儿飞hsj
相关稿件